top of page

意定監護與安養信託,有什麼不同?-天使律師吳挺絹

unsplash
unsplash

「吳律師,我最近看到您的影片,裡面提到『意定監護』『安養信託』……」


林小姐一坐下,語氣就帶著些許焦慮:

「我媽媽才剛退休,狀況還好,但我開始思考,如果哪天她身體狀況不好了……我該做什麼準備?」


其實台灣多數人,沒有這麼未雨綢繆地想要安排規劃,因此我多問了一句:「除了你媽媽已經到了退休年齡,還有什麼原因,讓你想要預先準備呢?」


「因為我的哥哥,去年就已經為了爸爸遺產繼承的事情,和我及媽媽大吵了一架,還是在爸爸醫院的病房裡!

我和媽媽都擔心,如果未來媽媽身體不好,那是不是要如何用媽媽自己的錢,還要聽哥哥的意見?畢竟他是兒子。他總是說,我是兒子,家裡的事當然都聽我的!

可是媽媽現在很害怕,如果是管理她的財產,或是決定長照醫療照顧的話,哥哥到底是會為媽媽著想?還是只會為自己的『錢途』著想,而不給媽媽需要的照顧......所以媽媽請我來請教律師,該怎麼辦?」


「我瞭解你的顧慮了」我點點頭,一邊回應她,表示我的理解。


同時,我也跟她分享,我其他的客戶,曾遇過的困擾,

來解釋說明:「意定監護」和「安養信託」,有什麼不一樣?


ree

意定監護


🎭【案例一:記憶模糊的一天】


媽媽最近常有迷路的情況,時間也有錯亂。

實際上,王小姐是因為媽媽忘了王爸爸已經過世,而老是在問王小姐:「你爸爸怎麼這麼晚還沒回家?」而讓王小姐下定決心帶媽媽看醫生的。


王小姐帶媽媽走進診間,醫師說:「她有失智傾向,雖然基本生活還能自理。

但或許不適合,繼續自己一個人生活。」


王小姐很著急:「我要幫媽媽安排她的生活照顧、住哪裡,可是……我什麼資格都沒有!而且,我也有自己的小家庭要照顧!」


媽媽說:「你可以去銀行領我的錢出來用。

錢不夠的話,你可以賣掉我名下的股票或把定存解約,這樣就有錢可以用了!」


王小姐又擔心:「如果我管媽媽的錢,是不是之後哥哥會找我的麻煩?之前媽媽透露出想賣房子換現金的意願,哥哥已經回來大吵一架了!我是不是要取得媽媽的授權?還是該怎麼做?」


🔹這時候,如果事前沒有安排「意定監護」,王小姐進行法院監護宣告程序,聲請擔任媽媽的監護人(或輔助人)時,法官會通知哥哥來法院開庭,對於監護人的人選「表示意見」!如果王小姐兄妹倆對於監護人的人選沒有共識,很遺憾的,這個法院程序,會是一段互揭瘡疤的過程,絕不會令人感到愉快!


但如果媽媽在意識清楚時,就立下了「意定監護契約」,指名林小姐為未來的監護人

✅ 當媽媽因為失能或失智等身心障礙情況,需要人協助幫忙管理財產、生活照顧與醫療照顧時,林小姐雖然還是要走法院的監護宣告程序,幫媽媽聲請由自己擔任監護人,但因為媽媽的意願,已經很清楚表達希望林小姐擔任監護人,法院就會調出這個「意定監護契約書」,選林小姐當監護人

可以避免掉那一連串,親屬之間互揭瘡疤,並且法官最後選出來的監護人,還可能被蒙蔽選錯人的情況。

林小姐也可以合法代理媽媽,處理財產管理、生活及醫療照顧等決定。


並且,也能選任不同的人(甚至不是親屬,而是朋友或律師...)擔任監護人,但大家的權限不一樣!這些在「意定監護契約」內,是可以先約定好的。

例如:A監護人管理財產、B監護人決定生活照顧是居家照顧,還是配合機構照顧?

也可以約定監護人的報酬!讓照顧我們的人,獲得相對應的補償。


所以,「意定監護」,就是自己決定,當我有失智失能...等身心障礙情況時,

「誰」來幫我管「財產、生活長照照顧、醫療決定」!


ree

安養信託


🎭【案例二:每個月照顧費用的煩惱】


邱小姐一邊探視媽媽和媽媽聊聊天,一邊查閱哥哥之前傳的line訊息,邱小姐邊看邊想著:「怎麼這個月又多了兩萬的開銷?我哥哥是不是拿著媽媽的提款卡亂花錢?!」「跟他要單據,又會被他質疑不信任他!又來跟我吵架!」


在邱爸爸過世之後,邱小姐兄妹倆就討論,爸爸留下來的財產不多,媽媽年紀也大了,就留給媽媽做養老金吧。

只是,媽媽也有一些失智症的症狀,錢如果留在媽媽的帳戶裡,會不會被詐騙集團騙?還是錢不知道花到哪裡去?

邱小姐想到,這幾年政府推動的安養信託,想和哥哥討論,幫媽媽設立安養信託,由銀行幫忙管錢,錢就不會被騙走了!

但哥哥一句話:「媽媽跟我住,提款卡我幫媽媽保管,我會幫媽媽管錢,就不會浪費管理費給銀行賺了!」堵住了邱小姐的嘴,也堵住了這條路!


「果然,我當初擔心的事,果然還是發生了~」邱小姐內心想著,但看著媽媽,這一句「媽,你兒子是不是在亂花你的錢?」怕媽媽擔心,又問不出口~


🔹這時,如果沒有安排信託,媽媽的錢可能被提領,而去向不明。


但如果媽媽早就設立好「安養信託」

✅ 媽媽的錢,會由信託「受託人」(可以是銀行,也可以是親屬)依照「信託契約」的約定,每月(或每季、半年等)用「定期定額」的方式,撥付生活照顧費到媽媽的其他帳戶,「受益人」仍是媽媽,即便有監護宣告的監護人(或是像案例中的哥哥管理媽媽的帳戶),但監護人也只有一定額度的錢,可以管理使用,不會有大量財產去向不明的情況。

受託人也必須「定期提供管理財產的報告」給委託人(媽媽)及信託監察人(案例中,邱小姐就是合適的人選)。

如果媽媽需要額外的手術費、醫療費、輔具費...等支出,也必須符合信託契約的約定(「特殊給付條款」的條件,也能客製化設計),在符合「信託契約」約定的項目,並且搭配提出相關「單據」之後,受託人才可以出這筆帳,任何人都不能亂動放在信託裡面的這筆財產(財產可以是現金、股份、保險金、不動產...),也可以搭配「信託監察人」來監督錢的管理運用。


這樣就不會有去向不明的款項~家人間,也能避免為錢而吵架,甚至對簿公堂!


所以,「安養信託」,就是自己決定,「我的錢,如何用在我自己身上」,相關的「給付項目」還有「給付品質條件」(例如:看護要符合什麼品質?機構要符合什麼條件?輔具的品質?),才能出帳!除了幫自己「守住老本」,也能「守住生活品質」!

甚至,信託也能搭配,給付費用給銀髮住宅、養生村、長照機構、意定監護人、給付保險費,

及投資理財...等需求的個案規劃!


ree

「吳律師,您這樣講,我懂了!」林小姐說。


「意定監護」:是指定「誰」來幫我做財產管理、生活照顧、部分醫療決定。

「安養信託」:是規劃我的「錢」,怎麼被用來,照顧我自己。


我笑著點頭:「完全正確。」


「所以,意定監護和安養信託,兩個制度,我媽媽都需要,也能同時請您規劃,對嗎?」林小姐說。


「是的,您的理解,完全正確!」我欣慰地回答。


林小姐望向會議室的窗外,說著:「雖然,媽媽現在什麼都還能做,但我想的不是今天,而是那個可能來臨的明天。我不希望爸爸的憾事,我們再經歷一次......」


我回她一句:「懂得提早安排的家庭,是最幸福的,你媽媽會明白你的用心的!」


------


✅【吳律師小叮嚀】

🔸意定監護 = 照顧「人」的決定

🔸安養信託 = 安排「錢」的使用


兩者相輔相成,最理想是一起規劃,讓未來即使我們因為身體狀況,而在財產管理、生活照顧、醫療決定、長照安排需要幫助時,也能過得有尊嚴。


👉 如果你也在處理家中長輩的財產安排、遺產繼承、贈與、監護、信託問題,

歡迎預約與我一對一的法律諮詢,讓我們一起找出最妥善的安排。



參考文章:

退休安養信託幫您預備一個安心的未來 https://reurl.cc/qY1ebD

✅參考影片:

追蹤→FB臉書粉絲專頁:明恩法律事務所-50後平台,參考我分享的短影片:

1.為何找律師做「安養信託」,3件事保障你的財務 https://reurl.cc/892mxM


2.老了、病了,誰照顧我?50+要做的「意定監護」https://reurl.cc/GNb02d

獲得第一手每月免費課程資訊 & 更新法律、理財、樂活、健康資訊!

或使用Line ID:@522ptact 加入好友追蹤。

目前加入,還有小禮物喔!^^


錯過的線上課程,可以從這裡收看!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